1、觀千劍而后識器。
2、此句出自劉勰的《文心雕龍》。
【資料圖】
3、原句操千曲而后曉聲,觀千劍而后識器。
4、2、釋義練習很多支樂曲之后才能懂得音樂,觀察過很多柄劍之后才懂得如何識別劍器。
5、引申為要學會一種技藝,不是容易的事;做個鑒賞家,也要多觀察實物,紙上談兵是不行的。
6、讀書要破萬卷,下筆才能如有神助。
7、做任何事情,沒有一定的經驗積累,就不會有很高的造詣。
8、3、示例在做記者之前,小王一直很迷戀看報紙,報紙看得多,信息廣,操千曲而后曉聲,觀千劍而后識器,對各種報道體裁爛熟于胸,工作起來得心應手。
9、擴展資料《文心雕龍》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(xié)創(chuàng)作的一部理論系統(tǒng)、結構嚴密、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。
10、全書共10卷,50篇(原分上、下部,各25篇),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,兼采道家,認為道是文學的本源,圣人是文人學習的楷模,“經書”是文章的典范。
11、把作家創(chuàng)作個性的形成歸結為“才”、“氣”、“學”、“習”四個方面。
12、《文心雕龍》提出的“辭約而旨豐,事近而喻遠”“隱之為體義主文外”“文外之重旨”“使玩之者無窮,味之者,不厭”等說法,雖不完全是劉勰的獨創(chuàng),但對文學語言的有限與無限、確定性與非確定性之間相互統(tǒng)一的審美特征,作了比前人更為具體的說明。
13、劉勰還看到,詩文的內容不是一般經典的道與理,而是和理、志、氣相聯(lián)系的“情”,其形式不是一般的言,而是和“象”與“文”相結合的有“采”之言。
14、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—文心雕龍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—操千曲而后曉聲,觀千劍而后識器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關鍵詞: